世界百事通!在建机组 世界第一

2023-04-26 21:14:58 来源:上海证券报

4月26日,一场核能行业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释放出的行业发展信号,振奋人心!

在确保核安全万无一失的前提下,在规模方面,我国在建核电机组数量24台,长期稳居世界第一;在技术方面,我国实现由二代向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全面跨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应用方面,我国在核能供暖、核能工业供热以及同位素研发生产等领域发展迅速,核技术在医学、工业、安保等领域应用规模持续扩大……

在建机组,世界第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国核电机组长期保持安全稳定运行,核电机组建设稳步推进。

4月26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3)》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显示,2022年以来,我国新核准核电机组10台,新投入商运核电机组3台,新开工核电机组6台。截至目前,我国在建核电机组24台,总装机容量5682万千瓦,继续保持全球第一;中国商运核电机组共54台,总装机容量5682万千瓦,位列全球第三。2022年,我国核电总装机容量占全国电力装机总量的2.2%,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4.7%,核能发电量达到世界第二。

预计到2030年,我国核电运营机组有望超过美国,达到世界第一位。

我国核电安全运行业绩持续保持国际先进水平。“2022年,我国有37台机组在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的综合指数达到满分,占世界满分机组的50%。”《中国核能发展报告》首席专家、国家原子能机构原副主任王毅韧表示,这个指数反映了核电机组在发电能力、生产效率及安全性能等方面的综合水平,我国核电机组的满分比例和综合指数平均值均高于美国、俄罗斯、法国、韩国等主要核电国家,同时优于全球机组的平均水平。

我国核电发电量持续增长,为保障电力供应安全和推动降碳减排作出重要贡献。《蓝皮书》显示,与燃煤发电相比,2022年我国核电发电相当于减少燃烧标准煤近1.2亿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近3.1亿吨。

二代到自主三代,技术大跨越

我国核电事业始于上世纪70年代,经过40多年不间断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研发设计、装备制造、工程建设、运行维护和燃料循环保障等核能全产业链体系,走过了一条从引进技术到自主创新之路。

王毅韧表示,当前,我国核电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华龙一号”机组陆续投运,标志着我国实现了由二代向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全面跨越。同时,高温气冷堆、小型堆、聚变堆等一批代表着当今先进水平的核能工程也取得重大进展。

《蓝皮书》显示,截至目前,在国内外“华龙一号”共有5台机组建成投产,9台机组正在建设,“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有序推进,标志着我国真正自主掌握了三代核电技术,核电技术水平跻身世界前列。

在当日开幕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展览会上,记者参观了展出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国和一号以及最新第四代核电技术高温气冷堆的示范模型。

华龙一号在工程建设、安全运行方面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设计优化改进方案实现固化,自主软件取证持续推进。一批自主化关键设备、材料已在华龙一号在建项目中实现应用。

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科技重大专项——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建设正在顺利推进,一批关键设备实现如期交付。国家电投工作人员介绍,国和一号是我国当前已实现自主可控的可规模化建设的最先进三代非能动核电技术。国和一号示范工程项目位于山东威海荣成石岛湾核电厂址,项目一期规划建设2台国和一号机组,单机电功率153.4万千瓦,设计寿命60年。

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科技重大专项示范工程实现了初始满功率运行。“高温气冷堆可以实现零排放;放射性固体废物只有压水堆的十分之一。”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涛自豪地说。

近年来,核能多功能综合利用价值逐步显现。核能可大规模替代燃煤、燃气供热,实现与当前供热体系有效衔接。除民用供暖外,还可以通过开展工业供热、制氢、制冷、海水淡化,提供多元化低碳能源产品及服务,助力炼钢、化工等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

“核能综合利用是国家核能政策的重要鼓励方向。”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卢铁忠介绍说,以石化为例,石化行业清洁低碳转型迫切,为发展核能与石化耦合产业提供了广阔空间。核能还可以为石化用户提供多能联供的区域清洁能源综合保障。

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意义重大

核能是一种高可靠性的战略能源,也是绿色低碳的主力能源。

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各国政府对核能产业发展释放暖意。国际原子能机构等权威组织再次上调了全球核电发展预期。欧盟将核电纳入“可持续融资目录”,引导投资。多个国家调整核能政策,将发展核能纳入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我国明确提出“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

“核能已成为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地位重要、作用突出。”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长利表示,在保障能源安全和加快能源转型,实现“双碳”目标下,核能发展将迎来新的战略机遇期。到2035年,我国核电发电量占比有望达到10%左右,达到目前全球平均水平,相应减排二氧化碳约9.2亿吨。到2060年,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我国核电装机规模要达到约4亿千瓦,发电量占比18%左右,接近目前全球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同时综合考虑核能供暖、供汽等利用,核能碳减排贡献度有望达到1/4左右。

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的评估报告显示,核能是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最小的发电技术之一;每百万千瓦核电机组每年可等效减排二氧化碳600万吨以上。在过去50年中,全球核能等效减少排放了720亿吨二氧化碳。

在安全性方面,杨长利表示,核电安全高效、可用率高,基本不受自然条件约束,能够持续稳定提供高品质电量,适于承担电网的基本负荷。核燃料能量密度大,易于较大规模长期储存,有助于提升国家能源安全的保障水平。同时,核能的发展也将为新型能源体系构建提供支撑。核电可以为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消纳提供支撑,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占比日益提高的电力系统中,需要核电作为“稳定电源”,与新能源形成互补,发挥基础支撑作用。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