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味美浙江·百县千碗”名小吃(名点心)挑战赛圆满收官。宁波多项美食获“十佳饼类”、“十佳糕点”、“十佳馄饨(含饺子)”、“十佳面条(含粉干)”等荣誉称号,您都品尝过哪几样?
面粉揉成团
虾皮、蒜泥、苔菜
(相关资料图)
调成馅酿进粉团
擀成圆饼
霞客饼
霞客饼,原先叫“前童麦饼”。原来在四百年前有个叫徐霞客的大旅行家,走南闯北,从宁海开篇,首宿梁皇驿。他以为路上人烟稀少,要驿丞给他准备点干粮。当时,前童一带的麦饼很厚,冷了就咬不动了。徐霞客知道后,叫贴薄一点。好客的梁皇街妇女争相做饼,一口锅贴不及,就一擂再擂,越擂越薄。贴后一尝,觉得比之前好吃多了。于是就做成现在这样的薄饼。近有学者得知这样的故事,提议改名“霞客饼”,纪念这位旅行大师。
饼4-5厘米见方
2厘米厚,27层
“千层饼”之名由此而来
溪口千层饼
溪口千层饼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可以追溯到五代梁朝之时,有位蒋姓母亲在家门口天天为自己远游经商的儿子祈福。一次,她问寺庙里的布袋和尚,儿子出门已久,何时平安而归?师傅答:“你只要做上一千层数的饼,一天吃一层,饼吃完你的儿子就平安回家了。” 饼吃完了,儿子也回到了溪口。千层饼作为溪口人平安的寄托一代代传承了下来。
作为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溪口千层饼制作技艺传承人的蒋定君,为《武岭蒋氏宗谱》记载的蒋家30代。1979年蒋定君继承了父辈糕点制作工艺。1983年蒋定君办下溪口第一家经营千层饼营业执照,开始主打千层饼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糕点。1993年蒋定君又注册了“溪口”地名商标,为产品走得更远打下基础。
乌树叶捣碎取汁
将糯米浸泡其中
充分吸收后上锅蒸
出锅前撒金桂花
鄞州乌叶黑米糕
长于鄞州乡间的孩子,几乎个个识得乌饭树,也几乎个个吃过乌饭糕。这种喜欢生在山涧溪畔,似木似草的植物,书面的名字叫“南烛”,在鄞州的山区是常见的,不过大家还是习惯叫它的土名“乌饭”。诗人戴表元有《寒食》诗:“寒食清明却过了,故乡风俗只依然,穷中有客分青饭,乱后谁坟挂百钱。” 清明前后,用嫩芽新做的乌叶黑米糕是糕团界最矜贵的娇客,也是鄞西人年年期待的佳物。
早稻米碾磨
加入灰汁、黄糖
搓成丸状放入锅中
最好以稻草蒸熟
家乡灰汁团
农谚有云,大暑割早稻。早稻收割后,农户把稻草燃尽的灰冷却后,用大白细布一包,浸泡在脸盆的热水里,浸泡出来的灰汁沥净,就可以做灰汁团了。现代人做灰汁团多用磨好的成品米浆,调入食用碱水,后加入黄糖拌匀,而后加热,待水磨粉煮到八成熟结成团略微黄时,就可以出锅了。趁着热腾腾的水磨粉团,搓出直径三四厘米的米团子,而后上锅蒸半个小时便做好了。一颗颗小丸子,吃到嘴里,清凉爽滑脆嫩,Q弹而不粘牙,散发着一股稻草和泥土的芳香。
《鄞县志》中记载:“新谷既登,先荐祖先,然后食,谓之尝新。”农户喜获早稻之后,先荐祖先。旧时,每到七月半前后,鄞州家家户户都会做羹饭,祭祀祖先。灰汁团就是一道必不可少的供奉点心。其意是收获劳动成果后,不忘孝敬祖宗,让先人品尝新收获的稻米。
砂糖与黑芝麻拌匀
灌入糯米粉窝头
搓出 “尖尾巴”
煮熟捞出裹松花粉
余姚松花团子
草长莺飞,松花飘香。智慧的余姚人把芝麻和细砂糖炒香作为馅料,裹进滚烫的糯米面团里头,再把面团捏成水滴状,在大锅里头把水煮开后即可将团子下锅,盖上锅盖慢慢煮,直到所有团子像一个个可爱的小精灵在水面浮游,捞出团子放进细腻的松花粉堆,给团子全身裹上松花粉,又香又甜,糯唧唧软萌萌的松花团子就做好了,咬上一口,唇边是松花的清香,舌尖是妈妈的味道,这一道“松花团子”是深入余姚人记忆的点心美食。
面粉半斤分成两堆
一堆加入目鱼汁
揉成黑色面团
一堆白色面团
搓成条擀皮
目鱼汁海鲜饺
目鱼、虾、黄鱼是宁波沿海著名的海鲜,深受江浙一带人喜欢,当海鲜与猪肉馅结合在一起,油而不腻、鲜美多汁、芳香四溢,饺子皮薄略带鲜味,饺子黑白双色富有美感,多受食客欢迎。
2010年著名演员王志文回到老家宁波,入住宁波饭店,品尝到了目鱼汁海鲜饺。水饺不但符合北方饮食偏好,又融入了海边风味,给离开家乡在北方生活多年的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牛腚骨洗净
放姜葱煮12小时
放入牛肉煮2小时
加入浸泡的番薯粉、
大蒜、牛肉片煮
奉化牛肉干面
相传清末时期,溪口有位以杀牛卖肉为生的屠夫,每次卖完牛肉,发现牛杂、牛骨等总是无人问津。由于本小利微,家中又人口众多,屠夫舍不得丢掉,于是有一天,他将剩下的牛杂、牛骨等带回家,洗净后加入香料中火长时间熬煮,等汤变白,再将牛杂焯一下水,最后加入当地生产的番薯粉丝。起锅时香气扑鼻,一尝鲜美可口,家人尝过后,无不赞赏有加,后来随着人们口口相传,这种做法也逐渐成为当地的一大美食。
牛骨高汤浓郁醇香,牛肉牛杂软嫩入味,番薯粉丝入口顺滑,一碗面,一口汤,吃的是一种文化,谈的是一种情怀,念的是一种乡愁。
来源:宁波发布
标签: